12月20日,由工信部、國家廣電總局、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,深圳市政府、無線電監測中心、中國無線電協會承辦的2022中國無線電大會正式啟動,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朱詠雷在開幕式上作了致辭。
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些年來正堅決貫徹落實關于“推動媒體融合發展、打造智慧廣電媒體、發展智慧廣電網絡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實施智慧廣電建設工程,充分發揮無線數字化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5G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科技創新成果,對廣播電視無線傳輸覆蓋、高質量創新型發展的引領、驅動和支撐作用。
廣播電視媒體主陣地、廣播電視無線傳輸覆蓋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壯大,無線電頻譜資源為地面數字電視、數字廣播、衛星廣播、廣電5G、應急廣播等廣播無線傳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。通過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,全國廣電系統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、建黨百年、黨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動,神州火箭發射、深潛科考等新聞事件,以及世錦賽、北京冬奧會等體育賽事,春節晚會、國慶晚會等文藝晚會的直播轉播活動的傳輸保障,強化了主題宣傳,保障了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入到千家萬戶,將中國聲音傳向世界各地。
廣播電視與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相互聯通、相互支持,一方面像IPTV、OTT為廣播電視的傳播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新的視聽體驗;另一方面,廣電也積極支持5G國家發展戰略,推進廣電5G發展、700MHz頻率遷移。
據朱詠雷介紹,為支持5G發展,廣電系統騰出了700MHz頻率頻段,廣電總局啟動了全球規模最大,涉及臺站數量最多的地面數字電視700MHz頻率遷移工程,全國6900座無線電發射臺站參與了頻率遷移。該工程量巨大,在短短兩年時間,廣電部門上萬名技術人員凝聚力量、團結一心,克服了重重困難,全力以赴加快遷移進度。截止目前,已基本完成700MHz頻段的頻率遷移工作。
在新的形勢下,廣電行業將持續推進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,向更遠目標、更嚴要求、更高標準發起挑戰,朱詠雷此次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倡議:
1)強化無線頻譜儲備,建設無線網絡應用新生態。5G超高清、高新視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,為受眾帶來了更好的視聽觀感和交互的體驗,WiFi、Zigbee、藍牙等無線網絡技術帶來了無線家庭寬帶、家庭物聯網、智能家居鏈接、大小屏互動等新場景應用,對廣播電視的無線電頻譜資源提出了新的需求。
為實施“智慧廣電”戰略,未來廣電將積極探索分米波、毫米波傳感、短距超寬帶、低軌衛星通信、車聯網等新的無線技術的應用,強化頻譜資源儲備,實現移動端、大屏、固定屏、戶外屏等多終端的8K、16K視頻的暢想,低時延的虛擬現實的交互,全協議家庭設備的智聯,跨時空家庭局域互聯等新的場景、新的應用、新的服務。積極推進“未來電視”部署,構建廣電大視聽格局。廣電也將積極參與各類無線網絡技術標準的制定與引入,與行業的伙伴攜手共建無線網絡應用的新的生態。
2)貫徹“移動優先”發展戰略,建設新型媒體多渠道傳輸覆蓋傳播網。廣電網絡有線無線融合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和選擇,未來廣電將貫徹“移動優先”,有線、無線、衛星協同的發展思路,充分發揮各類網絡技術優勢,借助云平臺綜合支撐能力和終端智慧呈現交互能力,以數據和算法應用促進網絡間協同協作、相互賦能,構建高速泛在、天地一體、集成互聯、智能協同、安全高效、穩定可靠的多渠道融合智慧廣電網絡,加快打造“連接+計算”泛在智能基礎設施,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服務向“人人通、移動通”轉型升級,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。
3)提高廣播電視無線電管理水平,筑牢安全防線。廣電總局堅持強化廣播電視無線電安全管理,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,加強“大安全”統籌,積極保障人民群眾的收視收聽權益,制定中波廣播、短波廣播、調頻廣播、地面電視、有線電視、衛星電視、應急廣播等技術標準,推動制定《廣播電視法》等法規規章,推進廣播電視無線傳輸覆蓋健康有序發展,不斷加大邊境廣播電視頻率協調、國際廣播衛星軌位登記、廣播電視頻率登記、前沿技術跟蹤研究等工作的力度,加強廣播電視無線電國際交流合作,切實維護我國廣播電視無線電臺站和頻譜權益。
廣電總局鼓勵加大科研力度,加快無線電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,充分發揮無線電頻譜價值,推動無線電高質量發展,將繼續與工信部全面合作,描繪美好的無線電頻譜事業發展前景。